公立醫院在管理上普遍存在重視或強化臨床業務管理,忽視或弱化醫院運營管理,部門之間協同性較差,整體運營成本偏高的現象;醫院在取消藥品加成、降低耗材收益等醫療產品收入的情況下,如果沒有政府足夠的財政補償,醫院運營將會越來越困難。醫院在信息化應用上普遍存在醫療業務信息化程度高,醫院供應鏈等信息化應用缺乏,與供應商信息系統不對接,各自形成信息孤島的現象;醫療供應鏈各環節不對接,信息不對稱,導致產品庫存積壓、損耗大,供應鏈管理成本高;沒有信息技術的基礎,醫療產品在全流程質量監管上也帶來壓力,特別是高風險的植入介入高值耗材,需全程冷鏈管理的體外診斷試劑的質量監管難度更大。
在運用新的院內供應鏈管理系統、spd醫院物流延伸,建立醫療產品供應鏈現代管理制度,實現醫療產品在生產廠家、流通渠道、醫療機構、患者之間無縫連接,互聯互通一體化管理將是必然趨勢;經過近十年的管理規范,醫藥流通基本實現現代物流管理,形成了干線、支線、城市配送相結合較為完善的供應鏈管理體系;醫藥流通渠道與醫療機構實現無縫對接,完善院內100米的醫藥物流延伸也將勢在必行。
醫療耗材spd管理分別在高值耗材、低值耗材、體外診斷試劑及藥品上存在著以下痛點與難點:
1、高值耗材
“灰色庫存”現象
高值耗材實際需求的不確定性,導致醫院基本采用簡單粗放的事后管理模式;事后管理模式基本沒有驗收、出入庫管理,容易出現無人監管的“灰色庫存”現象。
質量監管缺失
植入介入等高值耗材屬于高風險產品,質量監管嚴格,要求全流程一碼溯源;但以現有大部分醫院采用的“跟臺帶貨式”或“寄售式”的粗放式管理方式容易出現質量管理漏洞,帶來使用安全隱患。
購銷存退混亂
高值耗材品規繁多,專業性要求高,而且經常出現退換貨現象,傳統“人工登記、手動記錄、紙質翻查”管理模式和“清臺計數”的手工結算方式容易導致“購銷存退”混亂。如果沒有與供應商實現基礎數據庫統一、信息互聯互通,在高值耗材準入、采購、使用、追溯等各個環節很難實現規范管理,導致潛在的經濟損失和質量安全風險。
2、低值耗材
以領代支,難以監管
科室耗材領用以領代支,無法準確統計實際消耗。物品積壓、過期、丟失時有發生難以管控。
需求與供應結構性矛盾
耗材需求計劃不準確,采購供應速度不匹配,有些耗材庫存積壓,有些耗材緊缺導致需求與供應結構性矛盾。
信息孤島,信息不對稱
與供應商信息交互不暢,采購、驗收、入庫、分揀、配送等各環節信息化、智能化程度低,庫存積壓、出錯率高,運營效率偏低。
3、體外診斷試劑
冷鏈管理不完善
體外診斷試劑儲運條件要求苛刻,大部分要求 2℃-8℃ 的倉儲運輸條件,目前存在冷鏈信息不對稱,全程質量監管不完善。
效期管理難度大
體外診斷試劑有效期一般比較短,特別是很大一部分試劑屬于進口試劑,物流管理要求高,有效期管理難度大,容易導致質量問題和過期浪費現象。
批次管理難落實:不同批次生產的體外診斷試劑存在批間差,不同批次的試劑在正式使用前需要做定標實驗,這將損耗一定數量試劑,給訂貨計劃和批次管理帶來挑戰。
供應鏈管理與技術服務管理不協同:體外診斷涉及到檢測項目較多,相應的廠家和供應商也很多,而且體外診斷供應鏈管理不僅包含有形產品的管理,還包含技術應用、工程維修等技術服務管理,很難實現供應鏈管理和技術應用管理協同統一。
4、藥品
信息孤島,信息不對稱
與供應商信息交互不暢,采購、驗收、入庫、分揀、配送等各環節信息化、智能化程度低,庫存積壓、出錯率高,運營效率偏低。
藥師工作結構性矛盾,專業價值不能有效體現
藥師大部分疲于驗收、入庫、分揀、配送等勞動強度大、效率低的工作,沒有體現藥師為臨床服務的專業價值。
臨床用藥管理不規范,質量監管風險大
住院臨床用藥分揀和配送監管難度大,臨床科室常備藥品管理不完善,容易出錯和導致損耗。
精細化管理不夠
藥品流轉沒有全流程閉環和條碼化,難以實現藥品批號與效期精細化管理和精準化配送。